English

欧元:中欧关系发展的重要契机

1998-06-04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王丰霖 我有话说

记者:首先感谢您在百忙之中再次接受采访。日前您对欧元前景的分析给我本人和广大读者都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这次请您结合中欧“全面伙伴关系”进一步谈谈欧元对中欧经贸关系有哪些影响?

裘元伦:影响中欧经贸关系的因素很多,有经济的、政治的、历史的和文化的等等,欧元启动又增加了一个新的重要因素,而且,暂时还是一个不确定的因素。

记者:您所说的“不确定”是否意味着欧元因素作用的显示还存在一个前提条件呢?

裘元伦:我认为,中欧经贸关系的发展,首先取决于双方对对方重要性的认识。欧元启动应加强中国对欧洲重要性的认识,而中国在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后所起的重要稳定作用,应提高欧洲对中国重要性的认识,这有助于中欧经贸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对对方重要性的认识,1993年前欧洲滞后,结果导致欧洲在亚洲的“经济存在”相对薄弱。1994年起,欧洲采取主动:1994年7月提出《走向亚洲新战略》,1995年7月提出《中欧关系长期政策》,1996年11月提出《欧盟对华合作新战略》,1998年3月提出《与中国建立全面伙伴关系》;期间,亚洲和中国也作出了积极的反应,导致两届亚欧会议的召开(1996年,1998年)和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1998年),并正在逐渐形成机制。

可以预期,欧元启动后,虽然欧盟对外关系的重点依然在欧洲和美国,中国对外关系的重点仍将在亚太,但中欧双方对对方重要性的估计都在提高,相互关系将会进一步发展。

记者:欧元启动对处理当前中欧关系中业已存在的问题,如反倾销、数量限制、普惠制、市场准入、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和贸易统计差异等,将产生什么积极的影响?

裘元伦:中欧经贸关系目前势头良好,但也的确存在一些问题。现在还很难说欧元启动对处理这些问题有什么直接影响,但肯定会有重要的间接影响。例如,欧盟在继续保护欧元区内市场的同时,将加大打开欧元区外市场的力度。相应地,欧盟在反倾销、数量限制、普惠制等问题上会有所调整。这类调整是否有实质性的松动,仍将难以确定。

记者:请您能更具体地分析一下欧元启动对中欧经贸关系的意义。

裘元伦:具体而言,可以从四个方面来分析。

第一、贸易方面。欧元启动可以给欧洲的贸易伙伴带来节省费用,减少风险,便利操作的好处,考虑到1997年中欧贸易额已达430亿美元,此事不可小视;欧元需要有一个“消化”的过程,如顺利,对外将采取比较宽容的态度,如受阻,对外更将采取保护主义措施;欧元吸引着全欧,欧盟可能更加重视非欧盟的欧洲国家,虽然绝对不会不重视东亚和中国,但对“大欧洲”的追求值得关注。

第二、资本市场方面。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新发表的《国际资本市场》统计,包括债券、股票和银行存款在内的欧洲资本市场总价值已达27万亿美元,而美国为23万亿美元,日本为16万亿美元。欧洲各国一旦联合起来将形成世界上最大的资本市场。统一的欧洲资本市场有利于欧洲企业来华投资,考虑到欧洲企业在中国的外资中的重要性正在提高,这一点尤其显得有意义。截至1997年底欧盟在华直接投资已达131亿美元,而1998年1-4月,来自欧盟的投资比去年同期增长了75.4%(美国增长了25.4%、日本下降了42.23%)。所以,欧元将为我国融资、筹资提供一个重要选择机会。欧元推出后,一个统一、有效、成熟、流动性好的欧洲资本市场有利于中欧经贸关系的发展。

第三、外汇储备方面。目前,我国外汇储备中,美元占大头、欧币次之。我国的欧币外汇储备足以满足欧币支付需求,而且就储备资产的保值、增值而言,从长远看,欧元具有某种优势。据汇丰银行今年估计,未来国际储备中美元、欧元、日元之比将是40∶30∶30。因此,我国外汇储备结构可能相应作一些调整。

第四、外债方面。中国欧币外债只占6%,其中又以马克为多;欧洲对华政府贷款合计120亿美元,占欧币外债的44%。考虑到欧元不会是弱币,但不会强过马克,因此,我国欧币债务不会加重负担。从长远来看,欧元可能对美元、日元升值,因而使我国债务大头美元、日元的负担有所减轻。

记者:欧元启动是中欧关系中的一个新的变化性因素,中欧双方必将认真面对这一新因素,因势利导,迎接挑战,共创未来。您认为是这样的吗?

裘元伦:目前,欧盟占世界生产的四分之一、占世界贸易的40%(其中20%为区域内部贸易),而与东亚的贸易投资额仅占其总额的10%—15%,这很不相称,同时也表明中欧经济关系的潜力很大。欧元推出后,双方都会感到统一货币的便利,从而发掘更多的机会。欧元会引起亚洲人对欧元区的极大兴趣,更加重视欧元区,更加主动加强与欧元区的经济联系。1993—1994年以来欧盟积极地改善同中国的关系,中欧双方彼此都需要对方的理解与合作,都对对方寄予了很大的希望。欧元的启动、欧洲一体化的逐步深入,一定会导致欧洲机构结构和权力结构的重大调整,从而为中欧关系的全面发展提供重要契机。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